近期,美國第三方支付巨頭PayPal通過旗下公司全資控股國內第三方支付機構國付寶的信息引起了外界的關注。其不尋常之處在于,這是外資機構首次全資控股中國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也就相當于,PayPal獲得了國內的支付牌照,這可謂是中國金融業進一步開放的標志性事件。
而在此之前,幾大國際清算組織也加快了入華的腳步,美國運通已經于去年6月獲得國內銀行卡清算牌照并首家推出了人民幣卡業務,萬事達與網聯的合資企業也獲批進入籌備階段。這些動向都清晰的表明,國內支付市場即將迎來更多的國際選手,而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支付這個曾經被稱為最好的生意的行當,其格局究竟會發生怎樣的改變?
支付巨頭入華之路
PayPal被稱為是美國的支付寶,服務覆蓋了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這一點上國內的支付寶和微信的確不及。這也是外界對此次其全資控股國付寶關注和猜測的原因所在。
其是通過兩步走完成對國付寶的全資控股的,先是2019年通過在華全資子公司美銀寶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銀寶”)收購國付寶70%的股權,后是最近又通過美銀寶受讓了另外30%股權,完成100%控股。不過至少目前,這一事件的實質性影響還沒有發揮出來,國付寶在國內第三方支付行業的存在感較弱,其擁有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基金支付和跨境支付的牌照,之前的產品業務也主要集中在網絡支付、移動支付、企業賬戶、跨境支付、航空票務等方面,將來PayPal如何將自己的產品注入國付寶,其是否會在國內推出PayPal服務與支付寶、微信競爭現在還不得而知。
金融業的對外開放是大勢所趨,不管是PayPal這樣的支付巨頭還是美國運通、萬事達、visa這樣的國際卡組織,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市場對他們都具有著極大的誘惑。不過據業內人士分析,至少短期之內,還看不到PayPal會對國內的兩大巨頭構成威脅的可能性。因為和支付寶微信0.6%左右的服務費率相比,PayPal2.9%-4%的服務費率完全沒有競爭力,這種情況下PayPal應該也不會貿然加入競爭。
PayPal參與中國市場競爭的另一個難題是,國付寶并不具備收單牌照,因此,線下收單市場其暫時難以介入,況且,在美國,PayPal就因為在線下商戶端的先天不足被而被后起之秀Square不斷追趕,兩者的市值差距越來越小,現在到了中國,市場環境的差異再加上牌照的限制,其B端市場面臨的局面就更不樂觀。
其實在第三方支付這個領域,除了在資本市場估值和國際影響方面不及PayPal、Square等,要論在國內的技術和市場優勢,那支付寶、微信、拉卡拉們仍然是美國對手所難以匹敵的。就拿現有的用戶數量來說,據螞蟻集團當初的招股說明書(IPO已暫緩),支付寶的年度活躍用戶數超過10億,而PayPal截至2020年三季度的活躍用戶數為3.61億,前者是后者的近3倍;商戶數方面,PayPal服務的全球商戶數約為2400萬,而拉卡拉作為聚焦B端的頭部企業,其國內的商戶數已經超越2200萬,一國的商戶數已經與其全球的相差無幾,PayPal要想切入B端談何容易?
國內市場勝算幾何?
另外,雖然國內B端市場不似C端那樣被兩大巨頭壟斷明顯,但是也在呈現越來越強的馬太效應,銀聯商務、拉卡拉等頭部企業所占的市場份額正在穩步提升。而且以拉卡拉為首,這些聚焦B端的第三方支付頭部企業正在沿著“支付+”的方向擴展業務范圍和邊界,通過各種SaaS服務解決商戶的各類經營痛點,比如線上開店、營銷推廣、進銷存管理、供應鏈管理、貸款融資等,對商戶的粘性不斷增強。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國內收單服務費率的低下,在拓展增值業務提高整體收入水平方面,拉卡拉們相比PayPal和Square更加有動力和緊迫感,已經有了龐大的用戶基礎和先發優勢,再加上對國內市場的了解。因此,在B端市場,PayPal短期內仍然沒有什么機會。
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得益于比中國高的多的服務費率水平,Palpal的營收卻比支付寶、拉卡拉們高得多,2020年上半年,PayPal營收98.7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40億元,凈利潤為16.14億美元,而螞蟻集團上半年支付業務營收約為260億元,可見PayPal的吸金能力,這也撐起了其高達2800億美元的市值,穩坐全球第三方支付頭把交椅。而既然支付本身能賺這么多錢,其在增值業務上的進展緩慢也就可以理解了。
綜上所述,PayPal在中國可能發力的點可能更多將會集中在跨境領域,作為一家業務遍及200多個國家,用戶超3億的支付巨頭,其在跨境支付方面的優勢毋庸置疑。在PayPal全球覆蓋的200多個國家里,它已是許多歐美國家在線購物平臺的標配,同時支持100多種貨幣支付和56種貨幣提現操作。2018年的數據顯示,PayPal美國以外的市場貢獻了43%的交易量和54%的凈收入。而據有關數據統計,跨境貿易支付一直為PayPal穩定貢獻著約20%的交易量。
中國目前正是跨境電商蓬博發展的時期,中國消費者境外購物和跨境電商海外收付款的需求都在快速增長。2020年前三季度,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已超20萬億元,超過2019年全年,增長速度可見一斑。PayPal在這個時候以全資的方式進入中國,若以跨境支付作為切入點,可能是其更加現實的選擇。
但就算是聚焦跨境業務,PayPal在國內面臨的局面也并不樂觀。中國跨境電商的機遇早已被國內廠商所關注和爭奪,以連連支付和拉卡拉為代表,都在大力拓展跨境業務,連連支付這家以跨境支付為最主要業務的公司都已經在沖刺A股IPO,而拉卡拉已經打通境內商戶在北美以及歐洲地區電商平臺的收款業務,推出了高效便捷的跨境收付款產品,業績增長迅猛。
由此可見,這樣的情勢下,PayPal在中國市場面臨的將是最復雜最艱難的競爭環境,其能否在國內市場占有一席之地,殊難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