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酒店的出現非常符合過去 20 多年里中國網吧產業(yè)的發(fā)展路徑:「網」越來越不重要,但「吧」的屬性越來越強。
疫情前的時候,我的朋友剛好在武漢開了一家電競酒店,干得熱火朝天。
裝修的時候我去看了看,職業(yè)病作祟,一直問他:這不就是網咖加了幾張床嗎?這玩意兒真能掙錢?真有人開房只是為了打游戲?
他笑了,說,你老了,年輕人的世界,你不懂。
去年 EDG 奪冠,我忍不住又跑去問他,你電競酒店的生意,現在不錯吧?
他笑了,說,你老了,年輕人的世界,你不懂。
01
他告訴我,電競酒店的出現,其實非常符合過去 20 多年里,中國網吧產業(yè)的發(fā)展路徑:
「網」越來越不重要,但「吧」的屬性越來越強。
所以理解電競酒店的邏輯要先從網吧的歷史開始講起。
關于中國的第一家網吧,北京人覺得是在北京,上海人覺得是在上海,各有說法。
1996 年 5 月,上海科技大學的幾個學生創(chuàng)立了「上海威蓋特電腦室」。
[路邊小網吧怎么都死了?只能去電競酒店開黑:中國網吧興衰史]
上海威蓋特電腦室
同年 11 月,北京也開出一家網吧,叫做「實華開網絡咖啡屋」。
不少人更傾向實華開才是中國的第一家網吧。原因也很簡單,威蓋特只有局域網,嚴格說只能算電腦房。其次,它沒有「吧」,也就是所謂的吧臺和飲料的服務。
而實華開從裝修到服務都充滿了小資氛圍,規(guī)模也不大。而且在這里上網超過一小時,店方還免費提供一杯美式咖啡。
[路邊小網吧怎么都死了?只能去電競酒店開黑:中國網吧興衰史]
但無論如何,這兩家有一個共同的特色,就是「貴」。
威蓋特的計費價格達到了 40 元每小時。實華開早期價格更加炸裂,50 元一小時,后來才慢慢降到了 20 元一小時。
在人均月薪只有 500 元的 1996 年,這個價格基本就是周杰倫網吧級別。你上半天網,一個月的工資就沒了。
也正是因為貴,網吧的消費群體主要還是少數外籍人士、社會精英和白領人士,作用也主要是學術交流,資料查詢或者發(fā)郵件。
實華開是 Sparkice 的音譯,冰與火花,聽起來就像某種電競外設的牌子,很有少年氣。
而創(chuàng)始人曾強,堪稱天之驕子,學霸中的戰(zhàn)斗霸。
[路邊小網吧怎么都死了?只能去電競酒店開黑:中國網吧興衰史]
曾強
17 歲考入清華應用數學系,本科畢業(yè)論文獲清華一等獎,碩士讀經濟管理,畢業(yè)論文又獲得國際遠東經濟會議國家獎,第一份工作在國家信息研究中心,論文獲得國務院國家機關論文特等獎,后來又去加拿大留學,十年學術時光發(fā)了五十多篇論文,出了四本書。
而且大學畢業(yè)前就靠校園創(chuàng)業(yè)成了萬元戶,后來在加拿大又做上了幫中國企業(yè)搞并購和上市的生意。
總之,是真正意義上別人家的孩子。
開這家網吧,只是他商業(yè)人生中一個小小的插曲。后來他把主業(yè)轉向了電子商務,后來又成為投資人,投資過的最有名的項目,叫做樂視。
有意思的是,實華開這家網吧的地點,曾經就是中國互聯(lián)網歷史上最有名的那塊廣告牌坐落的位置:瀛海威那句「中國人離信息高速公路還有多遠?向北一千五百米。」被認為是中國互聯(lián)網時代的卷首語。
[路邊小網吧怎么都死了?只能去電競酒店開黑:中國網吧興衰史]
但是,真正靠開網吧賺到大錢的,是第二批進入網吧市場的玩家。
02
王躍勝只比曾強大一歲,命運卻截然不同。他窮苦出身,考過兩次大學都落榜,做過煤礦工人,也做過水泥生意,倒賣過油料。
[路邊小網吧怎么都死了?只能去電競酒店開黑:中國網吧興衰史]
王躍勝
但白手起家的他,到 1997 年,這個山西人已經擁有了 12 家加油站,成了千萬富翁。
隨著企業(yè)規(guī)模化,王躍勝逐漸感受到了管理的壓力。這一年他偶然引進了一套計算機管理系統(tǒng),解決了加油站的管理效率問題。
這場偶然,讓他對計算機產生了強烈的興趣。
他決定要做計算機,要走高科技路線。
于是他懷揣著 100 萬現金來到中關村尋找高科技。結果高科技沒找到,偶然走進了一家名叫「羅格因」的網吧,網吧里上網的大學生讓他靈機一動:
「搞高科技沒有人才不行,我一個土老板怎么認識人才?要不就開個網吧,這樣可以認識一批大學生,以后可以幫助我進軍高科技。」
經過了一番考察,王躍勝找到了一塊風水寶地 —— 北大南門。
這里從 1993 年開始就是一條商業(yè)街,不僅靠近北大宿舍,有全中國最優(yōu)秀的大學生,附近還有中關村電子一條街和海淀圖書城,都是潛在的網民。
況且當時北大學校里,只有幾百臺老式電腦,卻有上萬名學生嗷嗷求網。
于是,王躍勝花了 80 萬,租下了一間 128 平方米的地下店鋪,并且重新裝修,購買了 25 臺奔騰 166 計算機,還鋪設超前的 64K DDN 專線,起名為「飛宇網吧」。
[路邊小網吧怎么都死了?只能去電競酒店開黑:中國網吧興衰史]
1998 年情人節(jié),飛宇網吧開張了。
開張第一天起,王躍勝就展示了什么是資本的力量。
飛宇開業(yè)就宣布,前三天免費上網。當時主流網吧上網費率是 8-15 元每小時,王躍勝就把價格下調到 10 元以內,并且實行了彈性費率。
下午和晚上 10 元,9 點到 12 點 5 元,早上 7 點到 9 點直接免費。如果你帶著學生證,還可以打八折。不會上網的人還可以得到現場工作人員的指導教學。
畢竟是千萬身家,這波操作,格局就大了。很快,飛宇網吧門口排起了長隊。
幾個月后,王躍勝又接連拿下了北大南門商業(yè)街幾家店面,改造成網吧。從 1998 年到 2001 年,飛宇一共開了 18 家,超過 1800 臺電腦,每天顧客達到 1.2 萬人次,日均純利潤超過一萬元。在全國也吸引了共 355 家加盟網吧。
人才沒網羅到,但賺到了大錢,只能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啊。
2000 年 6 月,在中國地圖出版社的新版「北京城區(qū)圖」上,出現了「飛宇網吧一條街」的地名。而新華社也在報道中,稱其為「中國第一網吧」、「全國最大的網吧」。
如今,上了點年紀的北大人,還會記得當年北大南門的盛況。上網,打游戲,查資料,飛宇網吧成了眾多北大人的共同回憶。
03
1998 年到 2001 年,是網吧的黃金時期,網絡資費逐漸下降,2 元每小時逐漸成為主流價位。但硬件設備還尚未普及,互聯(lián)網行業(yè)初試啼聲,大量的年輕人想嘗試網上沖浪的滋味。
重點是,關于網吧的政策和監(jiān)管,也還在探索之中。
于是,這給了網吧行業(yè)野蠻生長的空間。
在當時,10 臺電腦就能開網吧,每臺電腦每個月都能帶來 300-600 元不等的收入。平均下來不到一年就能回本。低門檻,高利潤,很快網吧就開遍全國。
那時候的很多網吧,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黑吧」,在家長眼中已經逐漸成為和游戲機廳一樣令人頭痛的地方。
事實上,當時許多黑吧都是游戲機廳連帶經營的,街機廳可能少一點,但黑吧除了小 10 臺電腦外,往往還有幾臺 PS,供人們玩拳皇 97,價格就稍貴,我記得沒錯的話得 4-5 元一小時。
這些黑吧,為了節(jié)約成本,許多干脆開在居民樓里。而去黑吧的人,多數是去玩《帝國時代》和《星際爭霸》。
1998 年 10 月,上海松江郊區(qū),一個叫黃鋒的 20 歲青年,拿著母親給的三萬塊和借來的六千塊,買了六臺電腦,開了個 10 平米的,只能玩游戲,不能上網的電腦房。
黃鋒的創(chuàng)業(yè)理由更有意思,他母親發(fā)現兒子每天玩電腦的費用竟然是 5 塊錢一小時,就問他,你為啥不自己開一間電腦房?
黃鋒一想也對,我開個電腦房,5 臺機子,每天同時來玩的不要超過 5 位,這樣剩下那臺機子我還可以玩。
誰也沒想到,這個看似胸無大志的年輕人,后來會成為中國最大連鎖網吧品牌的創(chuàng)始人。
[路邊小網吧怎么都死了?只能去電競酒店開黑:中國網吧興衰史]
網魚網咖創(chuàng)始人-黃鋒
也就在 2001 年,一款網游橫空出世,影響了網吧產業(yè)的格局。
這款網游就是《傳奇》。
2001 年 7 月,盛大以 30 萬美元和 27% 的收入分成的條件,從韓國人手里拿下了網游《傳奇》在中國大陸的獨家運營權。
對當時的網吧來說,互聯(lián)網基礎設施已經建設的七七八八了,缺的是解決「上了網以后干什么」的內容。一款炸裂的游戲,可不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嗎?
9 月,《傳奇》上線,兩個月內同時在線人數便突破了 40 萬。
[路邊小網吧怎么都死了?只能去電競酒店開黑:中國網吧興衰史]
作為一款收費游戲,傳奇很快就遇到了問題:玩家需要為在線時間付費,游戲時間需要買點卡充值,但是買點卡的渠道從哪里來?
在那個支付寶都還不存在的 2001 年,線下買點卡成了唯一選擇。
當時盛大老板陳天橋找來上海育碧作為發(fā)行商。雖然育碧在單機游戲發(fā)行上很有經驗,但在點卡的發(fā)行上,阿育的渠道就不太行了,很長時間市場上都是缺點卡的狀態(tài)。
盛大有點卡,玩家有需求,可就是送不到玩家手里。
情況就是這么個情況,你陳天橋怎么辦吧?
于是,盛大表示,不用你家土豆渠道了,還是我自己來。
盛大發(fā)現,《傳奇》玩家很少在家里玩游戲,大家也都沒電腦,網吧才是玩家的大本營。只要把網吧發(fā)展成點卡的直銷商,玩家就不愁拿不到點卡了。
很快,盛大組織了一支網吧推廣的地面部隊。
通過和各地網吧協(xié)會的勾勾搭搭,盛大吸納了一大批網吧,當年被業(yè)內人士稱為「萬人掃吧」。
到 2005 年,盛大銷售網絡已經有了 25 萬家網吧了。售賣點卡也成為了網吧重要的盈利模式之一。可見地推絕對是中國互聯(lián)網公司核心競爭力。
網吧也順利解決了盛大的點卡問題。2002 年年底,《傳奇》同時在線人數超過 75 萬人,注冊用戶高達 7500 萬人。
鼎盛時期,走進一家網吧,一整排一整排都是在玩《傳奇》的。
04
同樣在 2002 年,一場悲劇打斷了中國網吧高歌猛進的發(fā)展。
6 月 16 日凌晨 2 時 40 分左右,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學院路 20 號的一家網吧突然爆發(fā)火災。
這場大火最終吞噬了 25 條年輕生命,其中包括 15 名學生,此外 12 人受傷。成為了北京在建國后傷亡最嚴重的一場火災。
火災過后,當人們開始關注是什么造成了這場慘劇,網吧就成為了眾矢之的。
這家名為「藍極速」的網吧,正是一家非法營業(yè)的黑網吧。因為擔心工商突擊檢查,老板離開時,會把通宵上網的人鎖在網吧內。
而這一鎖,切斷了網吧里顧客的逃生通道。
[路邊小網吧怎么都死了?只能去電競酒店開黑:中國網吧興衰史]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場大火是人為縱火,兩個縱火者當時分別只有 13 歲和 14 歲。
縱火的原因也很簡單,兩人到「藍極速」網吧上網,因為錢不夠,被網吧的服務員奚落了幾句,并且不許他們再來玩。
為了報復網吧,兩人用雪碧瓶子裝了 1 升多的汽油,引燃了網吧樓梯拐角的地毯。
2002 年,游戲的「電子海洛因」論已經非常流行。
網吧、無證經營、未成年犯罪,這三個關鍵詞狠狠敲打著人們的神經。
很快,北京全市網吧宣布停業(yè)整頓,全國各地也開展了網吧整頓工作。
2002 年 9 月,國務院公布了《互聯(lián)網上網服務營業(yè)場所管理條例》,重點工作是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網吧。年末,國家暫停了對新網吧的審批。接下來,就是非典侵襲。
03 年和 04 年,《關于加強互聯(lián)網上網服務營業(yè)場所連鎖經營管理的通知》和《關于開展網吧等互聯(lián)網上網服務營業(yè)場所專項整治的意見》相繼下發(fā)。鼓勵成立全國性連鎖網吧,并暫停單體網吧的審批。
按照文化部的比例,網吧的數量限制在「每一萬人對應一個網吧」,比如上海,很長時間內有營業(yè)執(zhí)照的網吧就不能超過 1624 家,因為上海官方公布的人口就在 1600 萬上下。
這意味著過去遍地開花的單體網吧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小老板買幾臺機器就能開網吧賺大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也就在這段時間,王躍勝和曾強關停旗下的網吧,轉行做別的生意去了。
很多人認為,02 年到 04 年出現的黑天鵝事件,以及隨之而來的一系列政策,直接導致了網吧黃金時代的終結。
但是我個人覺得,這個風波主要影響的其實是各類黑吧,一些大的門店還是被保留了下來,并且許多就開在學校附近。
事實上這個期間網吧有了很長足的發(fā)展,主要原因還是得益于電腦軟件與網絡游戲。
首先是 QQ 的流行,以及圍繞 QQ 誕生的 QQ 秀,成了中學生的社交貨幣。我的第一個 QQ 號大概就是在 2004 年左右有的。
[路邊小網吧怎么都死了?只能去電競酒店開黑:中國網吧興衰史]
而除了傳奇以外,魔力寶貝、奇跡,尤其是夢幻西游變得非常流行。因此網吧還成為了線下虛擬物品交易中心,售賣各類點卡、Q 幣等等。
各種賬號交易也在網吧進行,那時候我們班上就有人花幾百還是上千,就為了買一個夢幻西游的賬號,著實讓我小小年紀就認識到了階級差距。
那個年代的網游,普遍的特點就是肝,掛機刷級不要太普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包夜打游戲、聊天、看電影。
熬夜的人要吃要喝,于是網吧干脆也兼職了副食店的功能,飲料、泡面,甚至香煙、檳榔一應俱全。
到了上高中的時候,基于魔獸的澄海 3C、footman、DOTA 逐漸風靡,一群男生結伴翻墻上網,已經不是新聞了。
不過好在我對游戲并不上癮,偶爾去網吧看動畫和漫畫還是經過家人同意。當年魯路修結局,本人坐在網吧在百度魯路修吧怒而分析車夫黨的邏輯漏洞,直到多年后慘被打臉。
05
轉折點大概出現在 08 年左右。
首先,網吧實名制的施行越來越嚴格,上網必須帶身份證,警察時不時臨檢,這就讓許多網吧失去了最重要的客源 —— 學生。
同時,臺式電腦從此前的數萬元降到幾千元,寬帶資費一再下調,此前一個月數千元的寬帶費用,在 2008 年前后降到了數百、甚至幾十元。
上班族可以在家上網,未成年人去不了網吧,大學生幾乎成了唯一客源,行業(yè)終于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既然在「網」這件事上,顧客的選擇越來越多,那么努力把「吧」做好,把體驗和服務搞好,也是一條出路。
而加強體驗和服務,和鼓勵連鎖網吧,本質都是一樣的,促進網吧的規(guī)范化和精品化。
而黃鋒就是這個連鎖世代的主角。
本來只想自己打打游戲順便賺點錢的黃鋒,發(fā)現形勢比人強,網吧生意越做越大,好好打游戲已經做不到了。
2000 年,他拿到了網吧營業(yè)執(zhí)照,成了正規(guī)生意。到 2004 年,他的「封雨」網吧已經有了七八家分店。
這波連鎖化浪潮,仿佛就是為他準備的。
2006 年,黃鋒注冊了網魚公司,2007 年,網魚成為我國第一家具有連鎖經營資格的網吧企業(yè)。
面對網吧行業(yè)逐漸陷入危機,黃鋒也在思考出路。
2008 年初,黃鋒以每年 120 萬的價格租下了上海天鑰橋路的一家門店。
他認為,過去的網吧環(huán)境差,服務水平低,檔次不高。這些在 1998 年還都不是問題,但是十年過去了,高層次的消費力早就出現了。
未來的網吧應該是消費娛樂,朋友聚會的場所,而不是單純的電腦房游戲廳了。
2009 年初,黃鋒重金打造的第一家網魚網咖誕生了,主打「網吧 + 咖啡」概念,不僅在裝修、環(huán)境上進行改善,還配備了 180 臺高配電腦,提供咖啡奶茶等服務,甚至網咖內不允許抽煙。
而價格,自然也配得上設施和服務,從原來的一兩塊錢一小時提升到 4 塊錢一小時以上,包房價格更高。
第一家網魚堪稱一場冒險。
最開始的半年時間里,這家店持續(xù)虧損,連費率降回到 2 塊錢,推出飲料免費,都挽救不了生意。
期間黃鋒也問自己,網吧做成消費娛樂的空間到底是不是可行。最后每次都說服自己:玩游戲,還是和朋友一起玩最快樂。
連續(xù)的虧損一直持續(xù)了 10 個月,直到第 11 個月,網咖門口才開始出現排隊上網。
后來,甚至有客人覺得網咖人太多,要求網魚漲價。
此后,黃鋒靠加盟模式持續(xù)擴張,雖然網咖概念并不難模仿,但依靠一次次迭代升級,引入咖啡廳、影視、桌游吧、電競館等復合業(yè)態(tài),網魚依舊處在網咖行業(yè)的前列。
但網魚的崛起沒有阻擋網吧行業(yè)整體的沒落。
06
2012 年,中國的網吧總數第一次出現了下滑。
數據顯示,2012 年中國的網吧總數為 13.6 萬家,比 2011 年減少了 1 萬家左右。這是自 2000 年以來,中國網吧總數首次出現下滑。
而這一現象也很好理解。
哪怕不斷更新業(yè)態(tài),加入各種年輕人喜愛的元素,網吧的核心依然是游戲。
無論是《傳奇》、《夢幻西游》、《魔獸世界》這類網游,還是上一代的電競游戲《CS》、《魔獸爭霸 3》,或者是后來的《英雄聯(lián)盟》。
一款有統(tǒng)治力的游戲能帶動整個網吧行業(yè)。
什么樣的游戲對網吧來說是最好的霸權游戲?
有飯研究在一篇對網吧的報道中提到:
這樣的游戲首先最好是 PC 網游,有高在線時長,有社交屬性,對硬件和網速要求稍高,但不能高得太離譜。
但近十年,真正能把玩家綁在網吧里的,其實只有《英雄聯(lián)盟》。
[路邊小網吧怎么都死了?只能去電競酒店開黑:中國網吧興衰史]
從近三年的啟動數據看,絕大多數網吧的熱門前五依舊是《英雄聯(lián)盟》《穿越火線》《DNF》《劍靈》《QQ 飛車》和《DOTA2》,和 2012 年的熱門前五一模一樣。
至于《絕地求生》,雖然同樣火爆,但問題在于適配這款游戲所需要的軟硬件成本太高了,使得很多網吧沒能從這款游戲的火爆中賺到足夠多的錢。
[路邊小網吧怎么都死了?只能去電競酒店開黑:中國網吧興衰史]
甚至許多人來到網吧,玩的卻是手游。
根據順網數據,2019 年網吧 PC 網游啟動率占比下滑了 6%,占到 74%,手游模擬器增長 4%,占到 26%。
EDG 奪冠為什么變成了一場堪比當年國足出線的狂歡,正來自于《英雄聯(lián)盟》強大的生命力。
[路邊小網吧怎么都死了?只能去電競酒店開黑:中國網吧興衰史]
但在 PC 上,至今沒能出現一款游戲,影響力和覆蓋面可以接班《英雄聯(lián)盟》。
這幾年回家,再被人拖進網咖,誠然環(huán)境比過去好了幾倍,但面對寬敞的曲面屏,我竟無所適從,不知該干什么好,最后干脆拿起了手機。
沒有全民級別的 PC 網游,或許才是網吧的死穴。
那么,電競酒店作為網吧的另一種形態(tài),也會有同樣的死穴嗎?
我朋友告訴我,你說的沒錯,電競酒店確實就是網咖加了幾張床。甭管現在資本吹得多厲害,事實上電競酒店的形態(tài)就是可以睡覺的網咖。
但是,你要注意,網吧這門生意,雖然衰落了,但并不是死去了。
實際上,自打家家都有電腦以后,關于網吧命運的論斷,就沒有停過。每個人都在想,既然家里有電腦,為什么我還要去網吧呢?
事實是,即使家里的電腦配置比網吧還高,許多人還是選擇去網吧上網。因為即使是線上游戲,也有著線下社交需求。
你在線上開黑,和跟朋友一起,在線下開黑,體驗是截然不同的。就哪怕你玩手機游戲,幾個人湊在一起玩的快樂,都不是自己窩在床上可以比的。
說到底,我們需求的,其實只是一個獨立于家、學校與辦公室外,一個和好友們相聚的場地。做什么并不重要,可以是打籃球,可以是逛街,也可以是打游戲。
就像我在 KTV 衰亡史里所說,年輕人或許不愛唱歌了,但他們涌入了劇本殺。聚會的需求從來沒有變過,變的只是我們的交流方式。
自動麻將機也沒殺死麻將館,只是更多的人選擇在茶館打麻將了。行業(yè)只是隨著用戶們的年齡增長,朝著更個性化、更私密化的方向駛去。
或許多年后,連電競酒店都進入了倦怠期。而新一代的玩家,一定會開辟新的場所。
電競酒店的受眾看著這個新的場所,正如成長在網吧的年代的我們看著電競酒店,發(fā)出疑問:真有人會來玩嗎?
而他們會笑著說,你老了,年輕人的世界,你不懂。
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在年輕。